體驗產品
工作的五種自由
過去十年中,數字、社交和移動技術極大地擴展了個人自由的范圍——人們可以自由地聯系全球各地的任何人;自由地做出貢獻,根據價值、而不是地位發(fā)揮真正的影響力;自由地創(chuàng)造和表達自己;自由地選擇買什么東西、加入什么組織、從事什么工作;自由地迎接挑戰(zhàn)、暢所欲言、發(fā)起反擊和奮起反抗。
由于數字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出現,我們在個人生活中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是在工作中并沒有那么多選擇??梢钥隙ǖ氖牵S多公司都采用了“企業(yè)2.0”技術和工具,鼓勵公司內部的合作和外部人士的參與。但是很少有證據表明,這些新工具擴大了員工的自主權。
這并不令人驚訝。絕大多數的組織根據官僚主義的實踐和原則運行,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實現標準化、專業(yè)化、可預見性以及效率。換句話說,我們大多數的組織致力于控制——控制人員、控制信息,以及控制預算。
控制是至關重要的手段,但是對標準和合格的過分追求會破壞能夠在21世紀取得成功的這類創(chuàng)新。為了應對殘酷無情的變化、壓低利潤的競爭和所有領域的商品化,領導者必須把注意力從最大限度地減少標準偏差轉移到釋放員工的潛能。與此同時,領導者必須變得更加真實和透明。
為了建立適應能力強、改革創(chuàng)新和積極參與的組織,工作者需要自由。他們必須能夠追逐自己的激情,嘗試全新的理念,忽視層次結構,投入較小的賭注,挑戰(zhàn)傳統(tǒng)思維,選擇自己的工作,甚至可能選出自己的領袖。
如果工作中沒有自由,人們就不會有多少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或者激情。這就是為什么自由不能成為奢侈品;自由不能成為零星施舍的特權。自由是人們的權利。當然,伴隨自由而來的還有責任。但是在實踐中,大多數企業(yè)都看重責任,卻輕視自主權。要打造一家在創(chuàng)意經濟中蓬勃發(fā)展的公司,個人需要以下的自由:
(1) 聯系的自由。通常來說,一個人合作和交流的范圍由組織“卷筒”和具體的分工來確定。這讓個人和創(chuàng)意相互隔離。有時,如果你想和特定領域外的人聯系,就得推動創(chuàng)意超越扼殺動力的行政管理系統(tǒng)。社交媒體則提供了直接透明的人際聯系。
(2)貢獻的自由。很多組織中個人的專長都受到了限制——人們所做的貢獻與他們的正式頭銜或級別緊密相連。因此,才華橫溢或充滿熱情的人與他們的“日常工作”并不匹配。最好的情況下,他們被剝奪了做貢獻的機會;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會因為涉足其他領域而受到懲罰。如果員工能夠獲得難得的機會,跨越組織界限而做出貢獻,他們往往會在組織中晉升到精英階層。許多員工希望能夠在組織中獲得更大的發(fā)言權和參與度。領導者只有了解如何發(fā)揮和利用這種能力,才能獲得成功。
(3)創(chuàng)造的自由。大多數組織的結構和文化都對冒險抱有偏見。當然,冒險是大多數創(chuàng)意的來源——提出問題、打破常規(guī)、嘗試新事物。很少有組織培養(yǎng)出了鼓勵即興創(chuàng)作和勇于嘗試的愿望和技能。大部分組織都沒有一套流程,容納與創(chuàng)新伴生的必然失?。ㄒ约蔼剟畛晒Γ8匾氖?,很少有組織致力于用空閑的時間、資源和機制來開拓新的方向。結果如何呢?遲鈍麻木、擔心恐懼、視野狹隘。另一方面,那些為改革創(chuàng)新、與眾不同、不合常規(guī)奠定良好基礎的組織將收獲不同尋常的回報。
(4)選擇的自由。工作崗位和任務通常是自上而下進行分配,也往往局限于狹義的責任范圍。負責任的成年人可以選擇抵押貸款,在周末購買新車,他必然也能獲得允許來采購全新的辦公椅(或者安排假期、嘗試新的技術)。最具活力的組織致力于給個人更多的選擇,讓他們決定工作的地點、工作的時間、工作的方式、工作的搭檔和工作的內容。在少數開拓創(chuàng)新的組織中,員工甚至可以選擇他們的工作伙伴和領導者。
(5)挑戰(zhàn)的自由。大型組織往往會讓不稱職的員工和群眾煽動者感到度日艱難。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很難得到鼓勵,通常還會受到排擠。然而,正是這些忽略規(guī)則、藐視慣例、不斷質疑的人在創(chuàng)造未來。組織應該對不同意見和異常行為更為寬容,以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如果你認為工作是自由的
你就會享受你的工作
因為它讓你覺得充實
這就是工作的自由境界
在組織內部釋放自由會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因為這樣做需要消除根深蒂固的管理原則和慣例。得益于數字技術的出現,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組織的形象:它規(guī)模龐大卻沒有官僚習氣,專注于業(yè)務卻不目光短視,經營有效卻不墨守成規(guī),遵守原則但卻不失去權力。我們認為,接受和嘗試新興的數字技術以及賦予數字技術以力量的強大原則(比如開放性、多元化,以及靈活性)將帶來全新的、而且比現在無限強大的管理實踐。
走向工作自由的未來
如果你覺得工作不好,那無論你多么努力工作,你都不會有一種成就感。如果你認為工作是自由的,你就會享受你的工作,因為它讓你覺得充實,這就是工作的自由境界。
信息技術進化到互聯網+的時代,信息已經無處不在。在未來的30年中,人、產品、設備、廠房、車間都將被標定,與互聯網大數據相結合,目前的設備不僅僅是一個ID的符號,而更多將智能化并結合云中的大數據而具有常規(guī)的判斷和決策能力,進一步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機器具備了學習的能力,當無人駕駛的汽車在公路上馳騁將我們運送到我們所需要的目的地的同時,我們的組織、社會都將發(fā)生巨變,我們在組織內的管理、協(xié)作都將嚴重依賴于互聯網,我們與組織之間、我們職場間的關系都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當物化的勞動都將由機器人在互聯網+智能的引導下進行的時候,企業(yè)將會怎樣,我們的知識、智慧、判斷、決策將需要怎樣的變化,我們的企業(yè)的形態(tài)和組織形態(tài)都將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需要不斷變化的思考模式、工作模式以及與他人協(xié)同,共享與分享信息和智慧的模式。
讓我們從互聯網+的當今時代起步,迎接工作的革命,走向工作自由的未來!
注:本文摘自由致遠協(xié)同研究院出版的《協(xié)同+工作革命》一書,轉載請注明出處。另外,欲進一步探討oa系統(tǒng)行業(yè)發(fā)展、了解協(xié)同oa軟件,請撥打免費電話:4007003322。
AI賦能 · 開箱即用 · 無縫協(xié)作
百余種業(yè)務應用互聯互通,無縫銜接
行業(yè)領航 · 深度定制 · 標桿實踐
行業(yè)專屬定制方案,源自TOP企業(yè)成功實踐